基于生命安全视域下高校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

2018年01月07日 06:38来源于:科技资讯

基于生命安全视域下高校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师大 安徽师范大学

董华丽

摘 要: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实现高校学生全面发展,我国的各大高校在体育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逐步开展了高校户外运动课程。事实上,作为以自然环境为场地的探险、体验体育项目,高校户外运动活动往往能够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提升,培养其能力。目前,为了进一步促进相关活动开展效率、安全性的提升,教学者需要在生命安全的视角下,积极构建高校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

关键词:生命安全视域 高校 户外运动 安全保障 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0(a)-0227-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我国的“安全科学”理念不断完善,并在教育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运用。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人们对于安全的认识、重视程度都获得了显著的发展。目前,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促进户外运动安全性的提升,相关人员从生命安全视角下,积极开展了高校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工作,从而由此确保各项活动的稳步开展,有助于相关教学活动的稳步开展,实现学生身体健康素质的稳步提升。

1 户外运动概述

所谓的户外运动,指的是以自然环境为场地基础的探险型体育活动。该类型活动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并凭借着内容丰富,综合性、自然性的特点而获得了我国年轻人的追捧。一般而言,户外运用在推行的过程中往往具备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运动性;二是探险性;三是实用性。

所谓的运动性,指的是户外运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往往实现了对于多个体育运动项目的集合,并由此促进了运动形式丰富性效果的提升;而探险性指的则是该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险因素,故而需要加强对于安全问题的重视。此外,户外运用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对居民的野外生活、观光旅游等活动的开展具有指导性作用。

目前,户外活动凭借着其自身的特点而被广泛的引用到高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事实上,促使户外活动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开展的原因分为两大类:一是户外运动逐步成为现代大学生流行生活方式的一种,学生对于该类体育活动类型的学习积极性较强;二是各类户外运动社团的壮大、宣传,以及大学生自自助旅游方式的兴起,也促使户外运动在高校得到了有效的普及推广。

2 生命安全视域下的高校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

户外活动最大的魅力在于挑战性,而为了保障户外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在相关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提升其安全性。为此,教师需要从生命安全视域下,积极的开展高校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工作。目前,高校的户外活动安全保障体系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安全教育、监督预警、应急救护以及政法责究。关于这四个部分的关系以及具体内容笔者进行了下述的总结。

2.1 户外运动安全教育

高校在开展户外运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树立起安全第一的原则。为此,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

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促进高校户外运动安全性的提升,任教教师需要加强对于自身专业素质以及安全意识的提升,而高校也需要组织教师进行定期的理论培训,从而确保安全教育工作的稳步开展。

一般而言,户外运动安全教育的开展能够增强学生户外活动安全防范、应急救护等能力的提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户外安全常识教育工作,从而让学生对户外危险因素能够有所了解,促进其危险预测、安全防范能力的增强。

2.2 户外运动监督预警

为了确保高校户外活动课程能够在安全的状态下进行,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构建起监督预警机制。一般而言,户外运动安全监督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行为监督、技术监督。所谓的行为监督有利于学生安全意识的提升,并对学生不安全的行为进行监督、纠正;而技术监督,指的是对于场地、器械设备等硬件设备的监督管理。

而户外运动危险预警工作的开展,需要教育者加强对于该活动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并将处理过的信息数据发布给学生,从而对各类文献问题进行预警。目前,户外运动危险预警工作在开展时分为三个方面:自然灾害危险预警、参与者危险行为预警、综合信息危险预警。

2.3 户外运动应急救护

高校在开展户外运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积极的创建急救单元课程,从而让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对自救、求救、营救相关的知识进行把握,从而能够在遭遇危险时降低其所可能遭受的上盖。

此外,高校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于应急救护体系的构建,并加强同通讯、消防、交通、医疗等单位的合作,促进应急效益的提升。

2.4 户外运动政法责究

为了促进户外运动教学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规避安全事故发生率,有关单位需要加强对于相关政策法规的建立健全,从而为户外运动的安全事故提供法律责究依据。

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教师在相关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于户外运动政法责究活动的进一步开展。为此,教师需要向学生普及戶外运动安全的政策法规,并对相关的安全保险进行介绍,从而确保意外事故发生时,学生在应急救助过程中能够得到资金保障,另一方面也增强高校大学生和广大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安全保险意识。

3 生命安全视域下高校户外活动开展的建议

为了促进高校户外活动开展效率、质量的提升,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生命安全视域下采取各类措施进行问题的解决。为此笔者进行了下述的总结。

3.1 提升学生的课程参与度

在高校的户外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学生的生命安全为出发点,加强对于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的突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此外,在进行户外活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于多样教学方法、技术的运用,从而积极推进学生对于生命健康的关注,积极学习相关知识。

3.2 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开展高校户外活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调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述经典案例,让学生掌握户外活动的安全要点,另一方面其也需要带领学生参加相关的户外活动,从而锻炼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增强其安全知识。

4 结语

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户外活动教学质量的提升,教育人员需要在生命安全教育的视野下开展相关活动。本文基于此,分析探讨户外运动概述,并就生命安全视域下的高校户外运动安全保障体系以及生命安全视域下高校户外活动开展的建议进行论述,笔者认为相关措施的落实到位,必将能够促进我国户外运动效率、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海波.我国高职体育研究回顾与展望——基于文献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16(3):16-21.

[2] 陈俊,张忠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义、价值、实践路径[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6(5):19-26.

[3] 莫月红.“生命”视域下高职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96-100.

[4] 赵萌,王焱森,李明慧.生命安全教育视域下的休闲体育项目运动防护[J].教书育人,2014(23):22-23.

[5] 赵萌,王焱森,李明慧.基于生命安全教育视域下休闲体育项目运动防护现状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4(8):117-119.

[6] 杨勇,秦燕.大学生安全教育视域下的体验式生命教育浅议[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107-110.endprint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

关键词: 运动 户外运动 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