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体制条件下传统工业城市人才流变研究

2017年09月25日 09:04来源于:科技视界

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纪占武

【摘 要】经济体制变迁对传统工业城市人才流变影响深远。人才流变是一个系统,要把握人才流变特点,对于传统工业城市促进和保障人才的合理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经济体制;传统工业城市;人才;流变

人才流变是指人才的流入、流出、流失和回流与城市的历史文化、产业经济、区域管理和自然地域等相互关系一种现象。从建国以来城市发展的历程看,人才、产业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甚至形成一种先有产业和产业人才,后有城市的局面。

1 经济体制、人才流变和传统工业城市的关系

不同经济体制对传统工业城市人才流变的影响不同,计划经济体制人才流变动力在于计划性配置,有利于传统工业城市发展和人才发展实现统一,人才流变服从于传统工业城市发展的计划性、产业性、社会整体收益等宏观要素,有利于传统工业城市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人才流变动力在于资源性配置,打破了传统工业城市发展和人才发展统一,人才流变服从于人才个体的价值观、个体收益、文化消费和城市地理环境等围观要素,不利于传统工业城市发展。

2 计划经济体制对传统工业城市人才流变影响

2.1 计划经济体制与生产力要素关系

从工业革命发展历程看,产业生产的前提基础是自然资源禀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要素要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方式促进产业实现集中化、规模化、标准化。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中国,在建国初期,要实现有限资源有效满足国情,必然要通过有计划经济体制方式建立工业基础。包括人才在内人力资源流动和配置,要与城市、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建设相统一。

2.2 计划经济体制与传统工业城市人才流变

传统工业城市是国家工业化建设和城市化建设共同的产物,是国家有计划的生产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重点载体。传统工业城市人才流入与计划经济体制及产业布局的实施密不可分,计划配置是人才流变根本动力,传统工业城市经济结构与人才结构吻合度相统一,即人才跟着计划走。个人、行业、城市经济发展都要服从国家行政机制的统包统配。人才在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的流动都是计划性的社会需要。人才对传统工业城市发展的社会性需要作为实现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由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人才极度匮乏,“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人才评价机制同时被人才本身、社会及各行各业认可。传统工业城市发展能够满足人才单纯的物质需求、较高的社会声望和人尽其才的平台。形成了产业经济——人才——城市多效合一的效应。

2.3 计划经济体制人才流变特点

从对计划经济时期人才环境的考察中不难看出,传统工业城市建设和发展阶段为大批人才的产生提供了较好发展空间的大环境。计划主导人才流变,人才流变与传统工业城市之间关系较为单一,人才流入远大于流出。由于这一时期人才极度匮乏,不存在人才外流、回流和溢出现象,计划性人才流变几乎是“零成本”。

3 市场经济体制对传统工业城市人才流变的影响

3.1 市场经济体制与生产力要素关系

市场经济体制化导致资源市场化配置,传统工业城市不可避免受到各种冲击。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生产力要素中最为活跃的要素,它可以激发生产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对象最大效率和效度。因此市场需要人才流变以满足其需要,并且市场会释放出诸多适应人才流变各种条件和环境来满足人才和吸引人才。

3.2 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工业城市人才流变的矛盾

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工业城市各类资源配置的计划性被打破,其中最为严重的是人才资源计划性配置完全被市场“灵活”配置所取代。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城市分化日趋明 显。城市历史文化、产业经济、区域管理和自然地域在城市发展中比重越来越大。传统工业城市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性、时间性和新兴产业培育不足等问题,经济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了城市各项事业的发展。城际间分化产生的生存条件和生活条件的差异性导致传统工业城市人才的行为观念的变化,价值观也由一元向多元转变。传统工业城市无法满足人才高经济目标预期和个体生存生活发展目标等,进而成为人才流变的主要因素。

3.3 市场经济体制人才流变特点

市场需要与人才个体需求高度吻合是市场经济体制突出特点。市场经济体制最大的特点是实现资源优化。从人才的角度看,人才集聚和人才自身发展能够影响一个地区的发展观念、经济和文化,也能较快适应新变化。市场经济体制能够激发包括人才资源在内的城市资源活力,在这一背景下,那些具有历史性的城市在历史文化、产业经济、区域管理和自然地域就有了发展的“先天机遇”,足以吸引人才集聚。相反,传统工业城市存在诸多“先天不足”导致人才不断外流。此外,发达城市之所以发展较快,是因为发达城市内在的宏观制度、文化、产业经济和区域地理环境潜力能够很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并能催生城市多元化文化性环境和“以人为本”社会环境,这些更为符合人才微观的经济收入、专长发挥、个人兴趣、社会声望、升迁可能、工作自由度等需求。

4 传统工业城市发展人才流变对策建议

经济体制的转变导致的传统工业城市的人才体制机制无法满足市场和人才本身雙重需要。传统工业城市要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必须要转变思路和手段。围绕人才与城市发展载体的各种组织关系,重构和提升人才效率与价值创造活力。

4.1 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传统工业城市发展需要与人才服务的对接

市场经济体制最大的特点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传统工业城市发展要打开思路,将城市发展宏观不同层面的需要结构化和微观化,即将城市需要转化为具体项目、个别组件。通过市场机制将城市发展需要推向市场,去除中间层级阻碍,通过政府直接货币购买服务对接社会化人才。

4.2 利用互联网手段实现传统工业城市发展共享人才

传统工业城市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吸引人才的条件。利用互联网思维搭建人才汇聚和智慧平台是可能的。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打破地域和时间、空间界限。通过社会服务项目化把分散的人的时间、精力、能力集中到一起,形成一个有针对性的项目平台,使人才与项目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通过各种网络化的沟通,实现项目网络平台化和人才网络的双重管理。

4.3 利用传统工业城市发展项目对接人才入伙和合伙

城市发展要实现技术、资本和人才配置最优化,必须充分发挥各个要素的作用,特别是要把人才视为最高资本,凌驾于货币资本之上。在传统工业城市发展项目建设中要尊重人力资本的价值分享权和决策话语权,建立项目与人才合伙制,甚至是“人才入股”。实现人才入伙、合伙,邀请人才一起创业,一起共创共享共赢。

【参考文献】

[1]魏妍妍.城市(地区)环境对人才流动的影响分析[J].中国劳动,2013(2).

[2]翁清雄,杨书春,等.区域环境对人才承诺与根植意愿的影响[J].科研管理,2014(6).

[3]李光全.中国城市人才竞争力变化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1,31(2).

[4]刘雅南,邵宜航.城市兴衰演变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学家,2014(1).

[责任编辑:田吉捷]endprint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企业观点,与【名品家电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供读者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名品家电网】刊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新闻纠错: lwl#youngchina.cn

关键词: 人才 生活 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