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麦大商用电磁炉,人们似乎更关心商用电磁炉的磁漏会对身体的健康到底能造成多大程度的影响。现在国家相关各单位也在寻求这方面的个案,令人们所感欣慰的是,到目前为止,没有哪有一个个案说明电磁炉所产生的磁漏(电磁炉工作的频率段为20KHz~40Kz)对人体健康有害。
1、目前国家对电磁辐射防护有两个标准,一个是《电磁辐射防护标准》GB8702-88,另一个是《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GB9175-88,这两个标准中都规定电磁辐射防护限值频率在100KHz(100千赫兹)以上(GB8702-88第1.3条,GB9175-88第1条名词术语)电磁灶在工作时振荡频率是20KHz--40KHz.也就是说电磁灶振荡频率产生的电磁辐射还没有达到需要防护的程度。
从大城市到小山村,电磁炉就像电一样普及到了千家万户。作为现代家庭的必备厨房用品之一,它的方便性跟实用性让很多人已开始依赖它,不能没有它。但电磁炉从出现开始就一直在人们心中伴随着一个隐忧——辐射,似乎“辐射”这个词就像是“核辐射”一样让人心生恐惧,很是害怕!
对这样一个又爱又恨的东西,我们到底该怎么去看待它呢,其实瑞仔想说,这个很好办,关键是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它。
“电磁炉的辐射有多大?”
瑞仔首先带大家看一下有关电磁辐射标准。
从各国使用参考的电磁辐射标准来看,主要有美国辐射保护与测量委员会(NCRP)和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联合制定的美标和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制定的欧标。相比这两个辐射标准,我国使用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甚至从某些数值上看,是更严格的。
从功率密度标准看,中国的标准是0.4W/m,FCC的辐射限值为6W/m。
从比吸收率标准看,中国跟ICNIRP制定的标准是2.0W/kg一样,而NCRP和IEEE的标准为1.6W/kg。
这两个数值是评判电磁炉辐射的关键性指标,都是以6分钟为计时,测量得出的每公斤人体组织吸收的电磁辐射量上限。
在央视的新闻实验中,电磁炉开至最大,距离30厘米,正面电磁辐射值9.53%,符合标准。但距离10厘米时,辐射值最高猛增至102.1%!
既然有专门的标准来限制辐射量的上限,那就说明人体过多地受到电磁辐射的话,对人是有一定影响的。下面瑞仔给大家一幅图片,了解电磁辐射的危害。
“水能减少电磁炉辐射?”
几年前,就有“专家”在网上给人支招,说水是吸收电磁波的最好介质,而且要用塑料瓶或是玻璃瓶才行,千万不能用金属容器,认为水可以减少电磁辐射。于是,很多人在炒菜做饭的时候就在电磁炉的周围多放几盆水用来吸收辐射。
但根据实验检测出的结果是,用水来吸收电磁辐射的做法是完全没有用的,对电磁炉的辐射一点是不会减少的。
其实稍微想一下就觉得这种方法的不科学:如果水真的能够吸收电磁炉辐射的话,那平常人们拿电磁炉烧的水或是煮的面,岂不是反而汇聚了大量辐射,这样做出的饭,人吃进去还能了得?
“金属类首饰会放大辐射?”
很多人身上都会带一些手表、手镯等金属小物件,有的人认为这类型首饰会接收到电磁炉辐射,并且会转而放大电磁辐射释放出去。所以有些神经紧张的人,在每次用电磁炉做饭的时候,就跟洗漱洗澡一样,把手表、手镯等首饰全都摘下来,才会放心地撸起袖子做饭去。
但同样根据实验检测证明,这类型的金属首饰是不会接收到电磁炉辐射的,也不会对电磁炉产生的这个频段下的电磁波产生干扰作用,更不会转而放大电磁炉的辐射。
“如何减少辐射?
正规渠道购买
2距离远一点
一般市面上销售的正规大厂家电磁炉产品,不管是企业自己检测把关还是相关机构的检测大都是在距离电磁炉30厘米以内的距离做的辐射测试,但30厘米相当于一个临界点。保险起见,在用电磁炉烧水做饭的时候,尽量避免长时间近距离接触电磁炉,能保持在50厘米以上的距离是相对比较好的。
而且,经过试验测试,在同等距离,前侧的辐射要比两侧和后侧更小。
3使用不锈钢大尺寸锅具 在家庭常用的陶瓷锅、铝锅、不锈钢等锅具中,相比之下,不锈钢锅吸收和屏蔽辐射的效果会更好,能相对明显地减少电磁炉对人体的辐射 不同尺寸的锅底对辐射的吸收与屏蔽效果也不一样,实验测试表明,大尺寸的锅具对吸收屏蔽电磁炉的辐射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其实,大家只要是在正规渠道看到的大品牌电磁炉产品,都是符合国家电磁辐射标准的,而且很多电磁炉,实际检测的辐射值还远远低于国家标准的数值;电磁炉已经是一种相对很成熟的商品,所以既然能在全世界这么广受欢迎,大家对电磁炉的安全也不用过于担忧;一定要科学地正确认识电磁辐射;不用刻意为了减少电磁炉辐射而盲目自创一些不靠谱的方法。